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穿越 天可汗 东秋

东秋(2 / 3)

    只可怜曾经的皇帝李隆基虎落平原,终日躲在破旧的帐房里艰难度日,要不是他正当年轻心中尚有斗志,习惯了锦衣玉食光鲜体面的皇帝如何能忍受这样的生活?

    还在卧薪尝胆两年之后,机会终于来了,在京师的旧党细作递来消息,太平公主身患绝症不知死活,已经多日不见朝臣了。太平公主朝的怀柔政策起到稳dìng局势作用的同时,也留下了诸多隐患,比如那些铁定和李隆基有关系的人没有被清算,就如催日用这样明显是李隆基旧党的人居然还在官位上……因为一旦清算,事情就复杂了,很难避免无辜牵连。像武则天朝时为了减除异己,无辜受害的人才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这可是大好良机,李隆基是绝对不愿意放过的,要他继续过现在这种日子,还不如孤注一掷死了的好。

    一场zhèng • biàn 便在几个心腹的怂恿下紧锣密鼓地部署之中。

    众人一合计,吗的地方都不用挪了,就在洛阳不是最好的地儿么?

    他们分析之后选中洛阳的原因主要有二:其一、不选容易起事的地方州郡,是借鉴武则天朝时徐|敬业造反失败的教训,防卫薄弱的地方城池容易控zhì,但不利于发展。扯起大旗之后,别人不一定听你的,虽然李隆基当初执政时提拔过很多人,地方上都有前太子|党的官吏,但是在地方起事,人家也得顾着身家性命妻儿老小不是,胜败南楼之下别人很难提着脑袋跟着造反。而洛阳则不同,虽然不是京师,但有陪都的地位,只要占领了洛阳便可以自封中央,声势和地位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其二,不选长安,原因就太简单了,长安在太平党的眼皮底下,如今到处都是他们的人,根本就很难开始,几乎连城都进不去。

    一系列的布置之后,李隆基行动非常迅速,符合他一贯的风格,事到如今,只求快不求稳。诸如劝说崔日用等门阀世家参与大事,是冒着泄漏风声的风险的。

    最冒险的一件事,是他主动约见洛阳府尹姚崇,让姚崇一起图谋大事……这事儿的危险极大。姚崇虽然平日里对贬官到洛阳的太子|党旧吏很好,经常予以方便,但并没有直接和李隆基有所来往,此前连李隆基在哪里都不知道,当然他也不会去查。

    如果姚崇只是念及旧情,并没有想帮李隆基成事的心思,得知李隆基下落后公事公办,把他给卖了……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啊。

    但是李隆基的胆略还在,他就敢冒这个险,因为没有姚崇的参与,想起事夺取洛阳都不太可能。

    两人秘密会见之后,事情让李隆基非常惊喜,根本就没有劝说姚崇,他便直接跪倒在前称呼陛xià泪流满面,阵营态度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李隆基很是惊讶,因为姚崇这人的性格平日十分和气,基本没见他和人粗过脖子,待人一副淡泊无争的模样,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,但是君子太淡,凡事求稳,阴谋诡计可很难和他们同|谋。

    其实姚崇外面淡泊,内心可也是想做一番功业的,不然他怎么中年后才想起读书谋功名,是怎么爬到宰相位置上去的?

    现在李隆基找上门来了,很明显他只有两个选择:要么把李隆基卖了交出去,否则窝藏此等人,到时候不死也要死;不卖他,就只能和他上一条船,到底有个盼头不是,一旦成了该多得宠信,要实现什么政zhì抱负没机会?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