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都市 重生之金融巨头 【老妖不死,新高不止】

【老妖不死,新高不止】(2 / 3)

  此刻的陆鸣正在与公司内部的投研部进行一场策略会议,此外还有李明阳等多名公募、私募基金经理也一同与会。

  “大环境上,现如今经济整体下行压力持续加强,这是切切实实要面对的问题,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见效甚微,消费者的钱包没几个子儿了,还有新生人口逐年下降趋势,这些都是没法回避的问题。”与会的一位分析师如是说道。

  陆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靠着椅子,一只手捂着嘴没有说话,而是听着大家的发言。

  这时,与会的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说道:“既然消费刺激拉动不了经济,按传统操作,那就只能搬出大基建来刺激了。”

  其他几位与会者也都不由得点头,显然是同意的,这场会议是得确定好大方向,这样才能进一步的细化投资策略。

  回顾以往就会发现,只要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时候,国家就会搞大基建来拉动经济,甚至是越没钱就越要投资,而且要投到花钱多的地方,主要就是基建、地产和生产设备设施,其中基建的作用远大于工程本身。

  通常情况,要发展就首先会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,利率大约3.5左右,看起来挺多的,可如果算上通胀因素,五年十年后归还这笔钱,几乎等于是白用了。

  再一个就是需要发展大基建时,大多已经处于经济下行的状态,也就比经济繁荣时成本要低很多。

  发展基建还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可以拉动上下游众多企业,带动就业,见效明显,如改开时期,处处道路不同,机场十分匮乏,就连调研人员都很难前往,所以那时候的一致原则都是放开了修。

  原先计划修的公路双车道直接扩到四车道,原先计划四车道的直接扩到八车道,从规划上也不担心过剩问题,因为城市发展所需的设施太多了,总之先修了再说。

  经济下行,基建先行,这里面的逻辑并不难理解,钱会流入相关企业,然后又流入下一级企业,逐级渗透,进而在短时间内促使经济繁荣。

  众人各抒己见了一段时间,坐在首席的陆鸣把捂着嘴巴的那只手放了下来,开瓶矿泉水喝了口,然后说道:“过去的法子固然还得用,也需要用,但不能搞路径依赖,所以我们的策略也不能有路径依赖,否则就跟不上国家战略的步伐。”

  陆鸣环顾众人补充道:“很多地方就基础设施的问题都是先修了再说,至于能否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,就又推给了产业招商和地产了,结果呢?就造成很多城市没有支柱产业,经济不行,当地收不上税又债台高筑,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的同时原有人口还在外流,也就呈现出一座座空城,国家也是看到这样的弊端,所以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的陆鸣不由得拿起了他桌面前的一份材料,翻了几页后停顿了下来,这一页内容是各种基建领域的投资标的。

  陆鸣盯着上面的清单名录说道:“基建相关标的我建议各位经理可以着重看嗨咯水泥、天三股份、东方雨宏、仨一重工、横立液压、艾蒂精密、仲联重科等,就六页第三段这排就可以了,至于其标的没必要参与,或者不要深度参与。”

  在场与会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,而且权力很大,公司并不能强制他们买什么股票,尤其是主动型基金经理,而且到时候业绩做的不好还可以甩锅谁让你多管的?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