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穿越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批阅奏疏(求收藏)

批阅奏疏(求收藏)(2 / 3)

    此时内忧外患层出不穷,积重难返,帝国风雨飘摇,奄奄一息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宵衣旰食,勉力支撑了十年,才撑到了现在。十年的时间,他真正的长大了。

    “父皇陛下,孩儿已然长大了。”朱慈烺认真道,他在争取。

    如果真等自己身体长大了,大明也就凉了,自己的下场会很惨的。

    闻言,崇祯笑了笑,也不生气,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承恩。

    王承恩会意,从另一边的几份奏疏中抽了几份,呈给了崇祯。

    崇祯接过后没有打开,直接转手递给了朱慈烺,让他分析和提出建议。

    其中一道奏疏是从宁夏发来的,驻守宁夏的士兵,因兵饷无措,发生兵变。

    饥兵群起围攻官署,巡抚右佥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饷,饥兵索饷无着,乃鼓噪而杀之。

    兵备副使丁启睿率军镇压,捕获为首者七人,立即处斩,兵变才被抚定。

    还有几道奏疏表达的意思差不多,有不少地方又发生大饥荒,这些灾民没有粮食吃,只能食树皮、草叶,树皮、草叶,吃完了就互相吃人。

    山西、河南南阳饥荒尤为厉害,其中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,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。

    朱慈烺看了批红,崇祯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、河南南阳,并免山西被灾州县新、旧二饷。

    这让他眉头一皱,三千五百金也就几万两银子,到下面估计也被盘剥的剩不了几个子,根本就是杯水车薪。

    就像崇祯四年的时候,陕西饥荒,崇祯派遣御史吴甡带十万金赈灾。

    结果到了地方,被一层层的盘剥,真正用在赈灾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。

    如此贪污,难怪陕西的农民起义不断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想让朱慈烺认清现实,于是开口说道:“皇儿,你对这些奏疏可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朱慈烺说道:“皇儿看了这几份奏疏,其根源其实就是缺钱。”

    崇祯点了点头,对朱慈烺能一针见血的看出问题所在很满意。

    看到崇祯赞同,朱慈烺又接着说:“皇儿认为,国库要想增加财赋,应该开源,如鼓励经商,收取商税,但不能做杀鸡取卵之事,可根据商人的盈利情况,制定相应的税制,不得随便的增派等。”

    另外是否可以考虑适当的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,允许商人捐爵之类,也可增加国库的财赋收入。

    说道这里,朱慈烺停顿了一下,看了一眼崇祯,又接着说道:“朝廷还可以要发行纸币和大钱,增加通货。”

    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话后,嘴巴微张,大感意外,这是一个七岁稚子所能说出来的话吗?太不可以常理解释了。

    一般的七岁儿童即便再懂事,也只是知书达理,可这个小太子,如果没有亲耳听到,任谁都不会相信的,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啊。

    然而,崇祯却笑了笑,道:“皇儿,你小小年纪能有此见识,已然不凡,可你所说的这两点,确实难办。

    收取商税,阉党魏忠贤也曾实施过,我也有意收取,可那些文官富商们不同意,朕没办法只能废除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