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穿越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援军

援军(2 / 3)

    有人道:“赵三,你不回直隶,又能在何处长久落脚?鞑子的兵马也去过山西和山东,河南陕西年年闹流贼,咱们总不能逃到长江南边去吧?”

    时人尤为重视乡土,黄河附近几省生活差异还不算大,距离家乡又不算远,将来直隶彻底安稳了,也好就近回来养老。

    这是所有人在心里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,但如果真的背井离乡大举南逃到长江以南,难道永世都不回來了吗?

    赵三道:“为什么不能去江南?那是大明的龙兴之地,皇太子又在那经营了几年,平息了所有叛乱,听说南直隶的官府还收留难民安排吃住工作,也有报酬,说不定还能分到田地.......”

    那人嗤道:“胡说!怎么可能有这等好事?哪里的官府会收留难民?还能安排吃住工作?我看你是饿晕了在说梦话吧?”

    赵三急道:“我没胡说,我娘舅是报郞,专门在京师报亭读《皇明时报》,我去岁时听我娘舅说过!”

    “没看出来你还有个识字的娘舅,不过我还是不信,官老爷不撵咱们走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,怎么可能分田地。”

    人群中的白袍书生李信开口道:“他所言不虚,我曾去过南直隶凤阳府,当地官府确实收留难民,还安排吃住工作,青壮从军还可分得五十亩良田,愿意垦荒者也能分到田地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可是真的?”一群人围着李信道,眼中充满着希望。

    赵三说道:“这位是河南李公子,是位举人老爷!”

    一听说这位公子是个举人,众人一下子信了,读书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。

    李信原本是想拜见皇太子的,然而他压根就没机会,皇太子不仅每天都很忙,也不容不得他近身偶遇,李信无奈,只得返回河南老家,等待一年后的科举。

    到了下午,南逃的难民们在休息时,乱子毫无征兆的出现了,先是最南部的难民大乱,接着是铺天盖地的呼喊声。

    “鞑子来了!快逃啊.......”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李信大惊,拉过一个路过身边的逃命人询问。

    那人没有理会他,在危难时刻,还管你什么读书人,举人老爷,没一脚踹翻你就算对你的敬重了。

    赵三跑过来道:“李公子,鞑子来了,见人就砍,快跑吧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他拿着李信的行礼,拉着李信就跑。

    数千清军骑兵冲来,吓坏了所有难民,前段时间的浩劫至今历历在目,无数乡邻被无故杀害,财物被抢,房屋被烧,难不成惨剧又要再一次重演吗?

    惊慌失措的百姓们如炸了锅的鸡鸭鹅,吵嚷之余又都纷纷收拾好仅有的少得可怜的财产,携家带口向四周逃散。

    然而,这股清军骑兵并没有丝毫停留,甚至路过难民营地时连个屁都没放,像是逃命般的往通州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众人心惊,不明所以,这不像鞑子的风格啊,难道是不屑抢我们这些穷人?

    片刻后,他们终于知道为何鞑子不停下抢人抢粮了,原来后面有更多的大明军队在追击他们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