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穿越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征缅困境

征缅困境(2 / 3)

    若是出动五万人马? 就算是赢了,也是脸上无光,没有逼格。

    九月十六日? 徐青山接任主帅的第三天,便下令出兵缅甸。

    他自领西路明军,副将军马祥麟随军协助,出万仞关走戛鸠,意图进入缅甸西北部后再南下,以求出其不意的在老官屯前方的重镇新街出现,打缅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东路明军则由沐天波统领,出铜壁关后直接路上攻下暮蛮(缅甸八莫),乘坐打造好的战船直接攻取新街,然后和徐青山大军汇合,直接拿下老官屯。

    众将觉得如此仓促出兵,恐军心不稳,王夫之建议等九月的雨季过后再出兵。

    徐青山直接否决了这条提议,作为兵部侍郎,后补军机大臣,他认真办事起来基本能考虑到方方面面,而且调集各方资源协调的能力也是一流的。

    徐青山深知朝廷要在开春向西域用兵,战事远比征缅的阵仗要大,耗资无数,且路途遥远,天知道要打多久。

    因此,征缅之战绝不能拖延!

    哪怕是拖上一天,朝廷就有认为自己能力不足,难堪大任!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两线作战,对后勤的消耗不止是两倍这么简单,四五倍都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于公于私,这场仗不能墨迹!

    历史就是这样,你觉得奇怪和不合理,但他就是发生了。

    然而,当明军重新踏足缅甸境内时,徐青山发现这小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,甚至是很难打!

    难打的并不是缅军,而是环境!

    徐青山实在是太低估中南半岛的雨季了,明军刚出万仞关,天气就开始变化了.....

    空气中到处是湿气,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,吹过的风都是闷热的,将士们行军走了几里路,全身就粘透了。

    这里的鬼天气,不讲武德,说变就变,突然间就下了一场倾盆大雨,使得脚下的路面马上变成泥泞的烂路,烂到无法形容。

    明军马匹拖着干粮和帐篷,艰难地行在山间小道上,马儿一不小心踏入稀泥中滑到,拉都来不及拉住,整匹马带着背上的所有辎重滚落山下……

    这种情况在明军行军途中时常发生,徐青山没有料到缅甸的烂路会这么难走,比日本的山路还难走!

    更可怕的是,天气忽晴忽雨,刚刚还被大雨淋湿瑟瑟发抖,突然又被暴晒。

    夜晚不能在山地小路上扎营,只能在路边休息,士兵们经常是上半身淋着雨,下半身还踩在水塘泥地里。

    时间一久,很多士兵开始感冒、拉肚子,士兵和马匹病死的数量开始逐渐上升,非战斗减员严重。

    如不是明军中的医疗体系完整,换做别国普通军队,只怕能减员过半。

    徐青山的西路军尚且如此,沐天波的东路军行军更加艰苦。

    换做以前,东路军走的是最近的一条道,很快就能抵达目的地,但偏偏遇到绵绵细雨,简直倒霉透顶。

    先是在直峒河的时候过桥,因下雨桥面很滑,没办法带马匹走过去,明军只能用战马来渡河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