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科幻 大国院士 :解决质子半径之谜

:解决质子半径之谜(2 / 5)

    “第九页么。”徐川翻开了论证数据,找到了里希·弗里克所知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这个修正来源于高速运动的电子会使质子产生或多或少的位移,这会对于质子的半径测量产生影响,所以需要进行修正处理.......”

    徐川话未说完,就被里希·弗里克打断了。

    “我当然知道这个,但是按照历史的质子半径实验数据来对比,传统的qed数据修正范围仅限于的0.0012~0.0021左右,而你的修正qed数字却远高于这个。”

    听到里希·弗里克的话,会场中的其他物理学家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部分分析数据上来。

    “不愧是里希·弗里克,这个问题简直是一针见血。”

    “这的确是个问题,不过问题并不算很严重,将修正参数重新带入进去计算就可以了,不过质子的半径数值恐怕要进行调整了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正如里希这个固执的糟老头认为的一样,大质子半径才是真理?”

    “我总感觉这里面有问题,这个数值修正的太离谱了,这位年轻的报告者不大可能犯这种错误,毕竟他解决过一个世界级猜想,在数学上的能力非常出色。”

    讲台上,徐川的脸色并没有太多的变化,甚至露出了个轻微的笑容。

    这个笑容让站立在会场中等待回答的里希·弗里克愣了一下,他不明白为什么在面对一个致命的问题时还能够笑的出来。

    “里希教授的提问很有意义,我对氢原子的能级的不完整的qed数值的修正的确超乎了以往的数值,不过我会证明给你们看,为什么我要这么做。”

    徐川笑了笑,伸手在讲台上的电脑上操控了一下,关掉投影的ppt报告,重新打开了一份论证数据。

    “请大家看这里,接下来的时间,请容我临时更改,或者说添加一下报告内容。”

    会场中,听到徐川更改报告内容的话语后,众人有些骚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包括的工作人员,都微微皱起了眉头,不清楚这名年轻的报告者在搞什么。

    “长久以来,我们对于质子的电荷半径的测量,主要依赖于两种方法。”

    “一种是类氢原子的能谱测量,另一种是电子的质子散射实验。”

    “在过去,我们利用这两种方法得到了一个相对精准的质子半径数据。0.87飞米,这是我们过去一直都在使用的数字,直到2010年前,它都一直被公认。”

    “但2010年,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使用了介子氢,用一个介子取代了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,得到了一个更小的数字,0.841飞米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的由来原因,关于这点,我就不多赘述了,相必坐在这里的各位都有所了解。”

    “从根本上说,我们很想了解所有的物理定律是什么,如果存在一个没人能解释的差异,就有可能永远不能理解物理定律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