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科幻 大国院士 :迈向未来的脚步

:迈向未来的脚步(2 / 3)

    不仅仅是对未来的探索和规划,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,同样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的方面,比如军事、民航、通讯、信息等等各领域。

    坐在徐川身边,老人点了点头,开口道:“关于载人航天与航天技术的发展,这个是肯定要走的路程,至于具体投资与资源,以及方向和路线,这些后续都还要再进行商议。”

    微微顿了顿,老人接着问道:“除了航天外,还有一个方向呢?”

    徐川:“如果说载人航天与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从应用科技方向来走的,那么第二件事则是从理论科技方向发展了。”

    “应用和理论,是科技与科学发展的两大核心,少了哪一个,都会让科技与科学变成单腿走路的瘸子。”

    “而第二条方向,我更倾向于理论方向,建造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,办公室中微微有些骚动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早些年并不是没有人提过这个。

    比如北大那边的物院,金陵南大的物院,也都曾经向上面建议过修建一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对于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,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诞生的科技成果,在医学与生物医学、航空航天、安全、工业4.0、文化遗产、能源技术等领域都应用了大量研究成果。

    这些应用领域涉及的主要技术各方各面,应用广泛。

    就如同CERN那边一样,在光束仪器、超导磁铁技术、超低温冷却技术、超高真空技术、工业控制、磁铁技术、粒子追踪和热量测定、辐射防护和监测、射频与传感器、超导技术等等方面都是顶尖的。

    当然,有支持修建的,自然也有反对的。

    那位著名的物理学家,被誉为当今物理界第一人的杨老先生就属于公开反对的那一派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一方面是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耗费的资金数额巨大,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物理人才的紧缺。

    国内并非没有物理人才,每年走出去的物理教授和研究人员很多,但很多人出去后,都移民了。

    留不住先进人才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与遗憾。

    基于这两点考虑,杨老先生才站出来反对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,他认为即便是修建了,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在为外国的物理学者做嫁衣。

    而对于是否修建这种大型科研设备,高层也认真的考虑过,后面最终决定暂缓一下。

    毕竟当初的华国,的确不算富裕,拿两千亿出来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,的确有些为难自己。

    如今旧事重提,还是这位对国家贡献极大的徐院士提出来的,自然免不了一些骚动。

    坐在徐川身边,老人抬了抬眼皮,开口道:“能说说你的看法吗?”

    对于他来说,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其实是支持的,不过他需要一个理由,来说服其他人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